当前位置: 新闻公告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返家乡实践行:打卡三毛纪念馆,讲解缪燧故事,传承乡土记忆

日期:2025-07-20来源:传媒学院 作者:祁思佳关注:

在“返家乡”活动中,刘南同学主要参与了参观三毛祖居与缪燧纪念馆的讲解服务,以及围绕小沙街道进行的新媒体宣传拍摄,这两项实践紧密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与传播需求,形成了“文化解读+传播推广”的实践闭环。

核心社会实践内容

1.文化讲解服务:系统梳理三毛的文学成就、生平故事及缪燧在任期间的治政功绩,通过实地讲解向游客传递地方文化脉络,同时根据听众反馈优化讲解词,兼顾专业性与感染力。

2.新媒体宣传创作:以小沙的自然风光、文化场馆、民俗风情为素材,拍摄短视频、制作图文内容,通过抖音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广,突出“名人故里+生态小镇”的特色。

实践意义

1.文化传承层面:让本土历史人物故事从史料走向大众,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可见度与影响力,尤其三毛祖居的讲解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,激活了经典文学与当代读者的连接。

2.乡村推广层面:新媒体内容突破地域限制,为小沙带来了更多关注,部分视频获得本地政务号转发,助力乡村文旅名片的打造。

个人收获

1.能力提升:讲解锻炼了逻辑表达与临场应变能力,拍摄剪辑让我掌握了新媒体内容创作的实用技巧,学会从受众视角设计传播点。

2.认知深化:深入了解家乡历史后,对“本土文化”有了更立体的认知,意识到普通个体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。

实际帮助

1.为游客提供了更生动的文化体验,不少听众反馈“通过讲解读懂了人物与家乡的关联”;

2.新媒体内容累计获得过万浏览量,为当地文旅部门提供了可复用的宣传素材,间接助力乡村振兴。

这次实践让刘南同学明白了,返乡服务不仅是“付出”,更是在与家乡的深度对话中,实现个人成长与地方发展的双向奔赴。

(通讯员:祁思佳 审核人:崔哲 段璟康)

上一条: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蓝马甲志愿服务实践感悟:以微光汇聚温暖———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乡村振兴调研专栏报道(十四) 下一条:富平温泉河湿地公园:生态之约,人文之行 ————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乡村振兴调研专栏报道(十二)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