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学院简介 | ||||
一、专业设置 学校2007年成立传媒工程系,2018年成立传媒学院。学院目前设有广播电视编导、数字媒体艺术、动画、戏剧影视美术设计4个本科专业,动画专业是陕西省一流专业。 二、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17人,讲师15人。60%教师考取行业资格证书,9人为“双师型”教师,9人获“陕西省优秀教师”、学校“教书育人楷模”、“课程思政教学标兵”、“教学能手”、“最美教师”等荣誉,8人被聘为西安邮电大学、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生导师。聘请7名影视、动画、数字媒体业界高水平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外聘导师。 三、教学条件 学院建有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。传媒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设有7个专业实验室:数字媒体实验室、影视特效实验室、二维动画实验室、三维动画实验室、动作捕捉实验室、摄影摄像实验室、数字媒体工坊等,实验场地面积2000余平米,固定资产700余万元。学院与渭南市文化与旅游局联合成立“渭南市数字文博研究中心”,获批渭南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“关中石刻文化科普基地”,挂靠有“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”,与宏权公司联合设“华州皮影文化创意专家工作站”。 四、教学科研 学院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建有省级创新创业MOOC1门、省级虚拟现实实验课程1门,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门。获批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项目8项,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。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5项,教师在学校24年度课程思政大赛中获二等奖。 学院实施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新模式,开展作品教学,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。与20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获批学校“校企共建课程”2项,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进课堂。 近三年,教师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,发表B3以上高水平论文23篇,出版专著5部,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17项。2024年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,同渭南市文旅局、渭南电视台共同举办渭南市第一届“文保杯”文博创意设计大赛。 学院创新技术艺术培养体系,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。近三年,获批2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国家级大创项目3项。 五、社会服务 学院积极开发渭南“文化之源,四圣故里”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,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。举办服务乡村振兴短视频创作培训专题讲座,组织师生为“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”系列活动提供技术服务,开展并完成厅局级乡村振兴项目多项。 六、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“技术艺术统一、学术工程统一”的办学思想,聚力特色内涵、课程质量、素养提升、协同育人、社会服务“五项工程”建设,人才培养成效显著。近年来,师生作品获“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”“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”等学科专业大赛奖项500余项,多名学生考取南京艺术学院、上海戏剧学院、北京理工大学、西北大学、西安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。近3000名毕业生已成为行业企业的设计师和技术骨干,为区域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| 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