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三年,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文体竞赛中取得可喜成绩,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、第三届东北亚国际动漫作品大赛、全国平面设计大展、陕西省第七届小戏小品展演等大赛中共获奖80余项,获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1项。
1.打造“文化挖掘-转换创新-服务区域”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

与渭南市白水县签订数字文化合作协议

白水县“仓颉庙”虚拟展示系统上线

首部仓颉庙建筑漫游动画片制作完成

学生在兵马俑博物馆进行纹理采集工作

秦腔文化动作数字化研究活动

在渭南市灵泉村进行古建筑群数据采集教学活动
2.培养了一批行业精英
周少平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)
2010级优秀学生周少平,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民俗民风泥塑创业,在传统泥塑中融入“叙事性”,成为宝鸡著名青年雕塑家。

《宝鸡日报》刊文对周少平进行了宣传
王珞澄(第四届陕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最佳人气奖、最有价值奖、陕南冠军擂主获得者)
2007级优秀学生王珞澄,现任安康高新文创动漫公司总经理,把大学创作的动画发展成安康的旅游文化符号。王珞澄毕业后,在动漫文创产业不懈努力,已成为安康文创产业领军人才,任安康高新文创动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。他创作的“米西的安康”系列本土动漫文创作品,先后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网、安康日报、安康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。创作的“米西的安康”手绘地图被安康市图书馆馆藏,在安康第十七届中国汉江龙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作为特别礼物发布,并先后受邀在第八届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、上海自贸区等多地参展,已成为安康市旅游与文化传播的动漫标志。

王珞澄作品《米西的夏天》获2010年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腾讯分赛区最佳动漫奖

《安康电视台》对王珞澄作品《米西的安康》进行了报道

王珞澄获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专项赛大奖

网络媒体对王珞澄在安康学院作报告的新闻报道
康雄(宝鸡炎帝卡通形象首席创作者)
2013级优秀学生康雄,在宝鸡市“炎帝卡通形象”全球征集活动中一举胜出,开发出系列动漫产品。康雄在大三时组织2 名学生创作的炎帝卡通形象,中标宝鸡向全球征集炎帝卡通形象。目前,该原创作品已经被开发成系列漫画书、文化广场雕塑等文化产品,成为宝鸡文化旅游的一张卡通名片。

2013级动画专业学生康雄在“炎帝”卡通形象发布会现场

《宝鸡电视台》对“炎帝”卡通形象发布会的新闻报道
李世琦(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获得者)
2015级动画专业学生李世琦团队创作的《云的往事》动画片,在第11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上,荣获“数字文化设计方向”唯一的特等奖,获奖金2万元,赛事和作品被中央电视台、陕西电视台、渭南电视台等媒体作了宣传报道。

CCTV-13新闻频道对大赛作了报道

《陕西卫视》对李世琦团队作品《云的往事》获特等奖作了报道
依托陕西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,学生创作动画、虚拟现实及数字化数据库等形式的作品100余部(套),10余部作品被文化旅游部门采用。这些优秀校友,被多家媒体持续报道,评价为“热爱家乡”、“文化自信”和“创新传承区域文化”等优秀文创人才。
(六)就业及升学方向
学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,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有毕业生已成为数字文创行业企业的设计师和技术骨干,用人单位评价良好。还有毕业生进入高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。学生考取上海戏剧学院、南京艺术学院、西北大学、等院校研究生总计49人,有一部分学生取得留学资格,继续深造。

部分考研学生风采
传媒学院毕业生绝大部分在全国各地电视台、音像产品制作公司、广告公司、互联网公司、数字影视公司、游戏公司、舞美设计公司、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数字媒体、动画、影像作品的创作、传播以及宣传工作。主要在新媒体传播、动画设计制作、电视节目制作、影视特效、后期合成、舞台美术创作等方面开展工作。部分毕业生投身实体创业,创办媒体和文传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