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新闻公告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读懂三下乡的 “红色密码”,传媒学院实践队前往富平老城纪念馆 ——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乡村振兴调研专栏报道(一)

日期:2025-07-07来源:传媒学院 作者:杨浩然关注:

7月6日,传媒学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第一天,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双、团委书记崔哲和摄影指导段璟康老师带领下,队员们踏入陕西省富平县,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县城。来到富平县老城纪念馆,宛如一颗镶嵌在岁月长河中的明珠,吸引着我们前去探寻它的光芒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悟时代脉搏。

当队员们在富平老城纪念馆前,那古朴的建筑风格瞬间将我们拉回了过去。这座纪念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一部立体的史书,每一块砖石、每一处雕饰都诉说着富平的过往。它坐落在富平老城之中,周围环绕着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民居和街道,相互映衬,相得益彰,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历史韵味的画卷。

走进纪念馆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富平历史沿革的展区。从秦代置县开始,富平便踏上了它漫长的历史征程。在这片土地上,农耕文化、军事文化、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。馆内陈列的古老陶器、青铜器,向我们展示了富平在远古时期的灿烂文明。那些精美的器具,其造型与纹饰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技艺。而书画、古籍等展品,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富平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它们就像时光的使者,穿越千年,将先辈们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给我们。

在红色记忆展区,我们看到了富平在革命年代的热血与担当。这里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革命先辈,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,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。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奋斗的足迹,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富平人,也让我们这些来自大学的参观者深受触动。馆内陈列的珍贵照片、手稿以及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物品,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精神。

最令我们惊喜与亲切的,莫过于主题展区。这里展现了文化、科技、卫生工作者们投身乡村建设的动人图景,为富平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。在科技工作者的助力下,村民们掌握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,如今富平的柿饼、奶山羊等产业蓬勃发展;卫生工作者们则为村民健康构筑了更坚实的屏障,曾经简陋的医疗条件得到显著改善。无数赤脚医生身背药箱、走村串户的身影,已成为乡村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。

走出纪念馆,阳光倾泻在老街之上,青石板路泛起温润的微光。回首望去,富平老城纪念馆静静矗立,它见证了富平的往昔岁月,也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未来希冀。带着满满的收获,传媒学院的学生们继续在三下乡的征程上前行。他们期待用自己的行动,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,让更多如富平般的地方,在奔涌的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。

(通讯员:杨浩然 审核人:段璟康)

上一条:从文献到实景:传媒学院师生们完成了对富平老城认知的跃迁——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乡村振兴调研专栏报道(二) 下一条:传媒学院赴陕西圣唐乳业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

关闭